分类列表
让“养老”变“享老”

应对老龄化是一个长期过程。作为未来一个时期推进我国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综合性、基础性、指导性文件,《“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经作出了全面、系统的部署。在顶层设计的同时,各地也因地制宜出台多项扶持养老产业发展的政策,在与《规划》遥相呼应的同时,也让新时期的“养老”逐渐变为“享老”。


例如,《规划》提出要培育敬老爱老助老社会风尚,积极发挥多方合力。在这方面,北京市近期推出“时间银行”概念,按照“今天存时间、明天换服务”的思路,大力发展互助养老与志愿服务。目前,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财政局、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已共同发布《北京市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实施方案(试行)》,将于6月1日实施。


根据上述方案,在经过培训后,符合条件的北京市常住居民或在校学生参与养老志愿服务的,可在时间银行建立个人账户。每服务1个小时可获得1个时间币并存入账户,时间币在全市范围内通存通兑。存1万个“时间币”,即可入住公办养老机构。通过时间银行,志愿者既可以在60岁以后兑换相同时长的服务供本人使用,也可以赠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直系亲属,让亲人享受服务。


《规划》还鼓励发展产业集群,促进养老和旅游融合发展。在这方面,广东省1月印发的《广东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已经创新提出打造省际养老服务“旅居模式”,持续深化与辽、吉、黑、赣、桂、湘、渝、川、黔、陕10个省份的旅居养老合作,通过“养老+旅居+N”推动养老服务市场化、产业化、集群化发展。


无独有偶,重庆市发布的《重庆市大健康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也提出要特色化发展养生养老产业。突出产业融合、特色创新,推动养生养老服务与文化、旅游、教育、体育等业态融合发展,提档升级和新建一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打造国际知名康养胜地。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普惠性养老服务,《规划》提出要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扩大普惠型养老服务覆盖面。在这方面,上海市接连发布的《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办法》《上海市养老服务机构信用评价管理办法》《上海市养老床位统筹及轮候试点工作方案》《上海市促进养老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从基本养老服务设施保障及金融保险领域着手,进一步织牢社会保障和兜底性养老服务网。同时,对于大热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四川成都市印发《成都市关爱居家和社区老年人工作实施方案》,计划建设街道级枢纽型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为辖区老年人提供普惠优质的日托、全托、医养、助餐及居家上门等服务,对养护型、护理型、认知障碍症照护型、安宁疗护型等功能型社区养老院给予建设和运营补贴政策倾斜。中匠福专注适老化家具生产18年,为养老机构提供全方位适老化服务。


综合这些养老新举措不难发现,从“老有所养”到“老有所享”,养老服务体系正向着高质量迈进。


本文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