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列表
社区便民店该如何适老化改造?北京这些小区提供样本
更平坦的路面、更新鲜的果蔬、各式各样的小修小补,在北京的一些社区,越来越多的超市、便利店在进行适老化改造

近日,商务部等12部门发布关于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意见。其中提到,支持便利店、超市进社区,鼓励设立老年人专柜。记者通过实地走访发现,对社区小店,老年人确实有他们特定的需求。而有些已经进行适老化改造的小店,无疑是值得学习的样本

01
需求
盼家边有个实惠的菜市场
“我们老年人其实很简单,每天都会买的就是蔬菜、肉类这些。就图个品种多、便宜一点儿、新鲜一点儿。”赵大爷住在翠林小区,退休后的他,每天都会去小区外面的菜市场买菜。
翠林小区地处南三环内,紧挨着开阳路。像其他老旧小区一样,这里的商业空间非常有限。从小区出去,往北走10分钟,穿过凉水河,有一个右安门百姓生活服务中心。这是老年人最爱逛的那种综合市场,生鲜尤其丰富。“我天天都去。小区里的超市我不爱去,菜不新鲜,也偏贵。”
小区的东北角上,有一个优品悦家生鲜超市。这是翠林小区唯一的超市,中等大小,经营种类也很齐全。但是这里的生鲜区货品并不充足,有些蔬菜货架几乎是空的。
李大妈拉着购物车,她也刚从右安门百姓生活服务中心回来,“小区里面还有个菜摊,贵。我在外边买的西瓜四块钱一斤,小区里卖四块五。”
翠林小区人口不少,光翠林一里,就有1700多户。赵大爷说,小区超市的适老化改造,他还没敢奢望,“我就盼着,来一个生鲜丰富的超市,再有点小修小补就更好了。”

微信图片_20210608140552.jpg

离翠林小区不远,南二环边上,还有一个老旧小区——东庄小区。紧邻北京南站的东庄小区,也很缺乏适合老年人的超市、便利店。刘大妈每天都从小区出来,往西走,穿过开阳路,去物美超市买菜。“我们老年人,基本上不买衣服这些,都够穿,日用品也不天天买。就盼着小区里头,有一个能买菜的超市。菜多、便宜,就行。”

02

改造
定制服装店受到老人热捧
石景山永乐西小区一样是老旧小区,这里的老人可就幸福多了。
北京邻里万家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把小区里一个露天市场,改建成了鲁谷老街坊便民中心。为了老人脚下安全,市场原本坑洼不平的路面清理干净后,重新铺上了防滑地胶。市场西侧出口的台阶全部抹平后,换成了防滑的坡道。

“台阶变坡道”的不仅仅是这一个市场。鲁谷街道城管办副主任田原介绍,最近一段时间,街道要求辖区里所有面向居民的市场、小超市都进行了这项适老化改造。

根据居民日常生活需求,鲁谷老街坊便民中心引进了多个水果蔬菜档位、百货摊、主食厨房、调料摊、小修小补店、定制服装店。瓜果蔬菜的摊位放在居中显著位置,摊位最多。其他小门店都尽量错开经营内容,保证种类齐全。
市场内各种菜价都比较便宜,豆角十元三斤、茄子两块五、新土豆两元,大樱桃甚至两斤只卖十五元……便民中心的西门通往小区外,这个门的进出人数超过了面向小区的东门,可见来这里买菜的人,不少都是附近小区居民。还有旁边小区的一位老人,几乎每天都要求家人推着轮椅到这里,把逛菜市场当成他每次室外活动的重要安排

微信图片_20210608140744.jpg

便民中心还跟社区合作,为社区里行动不便的老人、烈军属提供免费配送服务。邻里万家经理韩金诺说:“小区里有一对老夫妇,是两个老红军,我们常给他们送菜,200元的菜我们通常就告诉他们50元。”

定做棉被也很受欢迎,最近一个多月,就售出几十条空调被。定制服装店更是受到老人的热捧,记者采访的时候,就看到两位老人在店里挑选衣服式样,店主正在给一位老人量尺寸。“做个马甲,我后背怕冷,想要个前片单层的、后片双层的,只有这儿能给定制。”住在西区里的一位老人说,“像我们这样特殊要求的衣服,在商店里根本买不着。
邻里万家还专门找来了一家修锁、修鞋、修雨伞的小修理摊位,并且免除了他的摊位费,只要求他降低对老年人的收费。便民中心的西南角,专门开辟了一个便民餐厅,每天提供三餐服务,还格外提供老年餐。为了方便用餐的老人,餐厅还将里侧的洗手间做了改造,加装了扶手。
这个便民中心全天营业。每天四五点钟,很多蔬菜摊、鲜奶店、早餐店就已经营业了,早起遛弯的老人们就可以捎带手买好东西再回家

微信图片_20210608140806.jpg

03

范本
这个便利店可以喝水歇脚
护国寺街,人头攒动,这里遍布老北京小吃,聚集了很多外地游客。但这里,也有老街坊。他们的日常需求,得靠胡同里的便利店。
喜友邻就是一家小便利店,别看面积不大,但经营种类非常契合胡同居民尤其老年人的需求。蔬菜、瓜果、肉蛋奶、米面粮油,这些经常需要采购的货品,放在最显著位置。

微信图片_20210608140831.jpg

“有这个小店很重要,不然得走老远,像我们腿脚不好的,很不方便。”徐阿姨买了满满一塑料袋的菜,“老年人,还是喜欢在店里买东西,不习惯网购。家门口,能每天买到新鲜的蔬菜,就满足。你看这豆角,还有露水呢。

喜友邻副总经理崔建坤说,便利店建设之初,就充分考虑了老年人的需求。比如早晨有低价鲜奶供应,晚上有特价打折菜。而在去年,什刹海街道还给喜友邻颁发了“区域养老服务联合体”的牌匾。从此,这个便利店除了日常零售,还提供“歇歇脚、喝口水、解内急、便利送、防走失、敢救助、助老包”等服务。店员王山龙前几天刚刚救助了一个崴了脚的老人,“老人走不动了,我就扶他进店休息,然后帮他联系家人,过来接走就医。”
虽然提供的都是些力所能及的小服务,但街坊们从此感觉多了一个依靠。崔建坤介绍,喜友邻在什刹海街道的十几个店面,还包括维修、理发等服务。经过与街道达成的合作,他们发放了理发卡、代换煤气卡等福利卡。家庭困难的孤寡老人,喜友邻还提供免费上门服务。“冬天冷了,修暖气。夏天热了,修空调。这些免费服务,我们都提供过。”崔建坤说,既然已经是“联合体”了,帮老人多做点事,也是应该的。

微信图片_20210608140853.jpg

04

转型
闲置公用房成了便民餐桌
“先充100元的,我中午买点包子尝尝,好吃再继续充。”芙蓉里小区的贾奶奶拿着现金和身份证到楼下的便民餐桌办理餐卡。这个便民餐桌刚刚开业二十天,是海淀街道市民活动中心帮助协调社区里的政府配套保障用房改造的,“原来是个残疾人辅具站,社区居民的需求不大。”芙蓉里社区党委书记王晓霞说,近一两年,社区向居民广泛征求意见,最后决定将这里改造成便民餐桌
芙蓉里小区周边缺乏商业门脸,社区餐馆和主食店少之又少,而小区里居住的老人偏多,“60岁以上的老人就超过500人,还有近两百个80岁以上的老人。”王晓霞介绍,之前走访的时候,居委会也有统计,这几百名老人中,有不少都是独立居住的空巢老人,“老年人吃饭有时候会犯难,用餐需求比较集中。”
“我们老人走不了太远,买东西特别不方便。”贾奶奶说,之前她和老伴的饭都只能自己做,经常凑合着吃,有了这个便民餐桌,选择性就多了。“老年人充值消费还有优惠,60岁以上的老人,充值100元,我们会多送10元。80岁以上的老人多送15元。”餐桌工作人员小杨说。
这种改造并不仅仅在芙蓉里一处,“我们街道15个社区都完成了类似改造,都是将之前保障用房拿出来,街道重新铺装,改造成了便民餐桌,主要就是为了满足老年人就近用餐需求。”海淀街道市民活动中心主任张戈介绍。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