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群体在随着年龄不断增长的同时,身体与心理健康、经济独立能力、社会关系、权利地位和生活信心等却在不断衰退。这些都给老年人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让老年人在心理上无所适从。
1、影响老人心理活动的感知变化及特征
感知觉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感觉和知觉概念,它们都是人的大脑对当前客观事物的反映,也是人关于世界一切事物认知的源泉。感知觉包含的内容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视觉能力在不断下降,视觉器官也在不断发生衰退,许多老人易患青光眼、白内障、黄斑变性等,老年群体也是失明和低视力疾病的高发人群,有心理学研究发现,老年人在辨别暖色系的色彩如黄色、橙色、红色的能力要强于冷色系的色彩如蓝色、绿色、紫色要强很多。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视觉编码的速度也在不断下降。相对于年轻人,老年人接收与处理影像信息的时间要长的多,这就是为什么老年人在生活中很多时候会因“反应慢”而出现一些意外的原因。老年人的听觉能力也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不断下降的趋势。由于老年人的听觉系统从耳蜗末梢到听觉中枢都有退变趋势,他们对声音的辨别能力下降,听力敏感度减退,对声音感受的清晰度下降,对音阀的感知度下降。日常生活中会发现,女性老年人的听觉能力相对于男性老年人要衰退的慢一些。虽然听力方面男女有差异,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听觉能力的衰退很明显。老年人的听觉方面障碍不仅会导致不良的精神状态和不良情绪反应,甚至会影响老年人的人际交往、生理健康以及日常生活水平等。
人的味觉主要由舌头来完成,味蕾可以分辨出成千上万中不同的味道,味蕾数量减少及敏感度降低是引起老人味觉功能衰退的主要原因,同时老年人的唾液分泌减少、对食物的咀嚼能力明显下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老年人的食欲和味觉功能。人的嗅觉感受器官是鼻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嗅觉功能也会明显下降,但对人的正常活动不会产生特别大的影响。长期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个人口腔卫生、生活习惯(嗜烟酒及辛辣食物)、生理健康(感冒引起的鼻粘膜发炎)等都会对嗅觉功能产生影响。皮肤主要有触觉、温度感觉和痛觉三种,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皮肤上的感知点数量不断下降,反之皮肤触觉刺激产生感觉所需的刺激强度不断增大。老人皮肤感觉功能的衰退容易导致碰伤、烫伤等皮肤伤害。人的躯体感觉有浅感觉、深感觉和内脏感觉三种,指的是人体通过皮肤、关节、肌肉、内脏等刺激产生的感觉。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各个感觉系统都会随之老化衰退,但由于人体总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感知系统的变化也会由于多方面的因素而存在巨大差异,例如先天遗传因素、生活环境影响、工作环境和职业性质影响、个人性格特征等。虽然各感知觉系统老化的影响因素及进程都有很大的不同,但各系统之间的联系也很紧密并且互相影响。
老人因年龄增长带来感知觉得变化,由此引起老人巨大的心理活动变化,在老年工作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2、老年人记忆能力及智力的特征
记忆的人的一种基本得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脑对外界信息进行主动的编码、存储并提取。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机体结构和功能都呈衰退趋势,其记忆能力的衰退是较为显著最为敏感的。很多老年人抱怨自己记忆不好,刚用过的东西忘记放在哪里、刚出门又不记得是否锁了门、走到半路忘记要做什么,等等,这些都是记忆老化所表现出来的生理现象。影响老年人记忆能力的因素有很多,生理健康状况、性别差异、知识结构、心理素质、职业属性、兴趣爱好等,在实际的老年工作中应该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如让老人保持一个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工作及作息习惯、做到科学用脑等等,这对社会、家庭以及老人自身来说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一般认为智力指的是一种包括观察能力、注意力、记忆能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在内的综合认知能力。智力的发展和人的个体发展有着很大的联系,智力会随着人的年龄增长而发生很大的变化。老人的动作性智力相对于语言性智力下降的速度更快更显著:动作性智力在65岁左右就开始有着较为显著地衰退,而语言性智力至80岁以后才开始呈现比较明显的下降趋势,比如许多做科研工作的老人到80、90岁已经行动不便甚至生活不能自理了,但依然还能在自己的领域取得成绩。
3、老年人情绪及情感特征
情绪指的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求而产生的一种心境体验过程,具有短暂性和情景性的特点,与人的主观愿望是否得到满足相联系。当人的主观愿望得到满足时,会产生愉悦或满足的肯定情绪;当人的主观愿望不被满足时,会产生失落或痛苦等否定情绪。与情绪一样,情感也反应着人的某种心理感知现象,但相对于情绪,情感具有深刻性和稳定性特点,与人的社会需求有着密切的联系。从人们通常使用的表达方式亦可体现出情绪与情感的区分,如高兴、愤怒的情绪,热爱祖国、思念家乡的情感。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的衰退、社会交往的变化,在 情绪、情感上常常变现出消极、负面的特点。老年人的情绪、情感体验还具有比较稳定、持久的特点,当老年人体验比较激烈的情绪是需要比年轻人更长的时间才能恢复平静的情绪。老年人对于情感流露和情绪表现的方式更加善于控制,在表达方式上也较年轻人趋于内向含蓄。
4、老年人人际关系交往心理的特征
人具有社会属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叫人际关系。一般来说,老年人退休之后人际交往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从工作岗位到家庭,习惯了几十年的“工作”角色,在工作中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骤然丢失,这种社会角色的转换会使很多老年人一时难以适应、茫然不知所措,从而产生失落感和孤独感。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机能的衰退,与曾经的老友、亲戚等的交往越来越少,生活中的交往对象和生活空间变得越来越狭窄和固定,常年积累起来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在老年工作中就要加强关注老年人人际的需求,尽量多创造方便老年人进行人际交往的人文环境和空间环境,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
5、老年人的性格特征
性格一词,指的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表现个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及行为方式,具有差异性和稳定性。老年人常有的性格特征:多疑多虑、沉默寡言或话多唠叨、固执、容易怀旧、向往宁静却害怕寂寞等,要能够理解大多是由于老年人生理与心理变化所导致的,面对他们的性格变换,要找到合理有效的应对措施,日常生活中多一些积极的引导。当然,老年人性格特征的变化也不尽然是负面消极的,他们经历了较长的人生历练,大多比较沉稳、严谨、具有条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