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列表
养老机构专业化发展才能吸引更多年轻护理人才

对政府部门来说,应以进一步推进养老服务人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为目标,建立完善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继续教育、激励评价等政策制度。同时不断优化相关院校养老服务专业设置,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完善养老护理员薪酬待遇、入职补贴和社会保险政策,强化技能价值激励导向,在全社会营造崇尚技能、尊重劳动、关爱养老服务人才的良好氛围。

近年来,随着老龄化趋势加重,专业养老护理员市场需求不断增大,人才缺口日益明显。有互联网企业发布的2023高考大数据显示,在本科院校十大最热专业中,护理学专业热度排名第6。护理学专业的高热度,能满足市场人才需求吗?护理学毕业的年轻人,在确定就业岗位时会考虑哪些因素?(9月9日《工人日报》)

新征程上,在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过程中,如何解决养老护理人才紧缺的问题,一直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国家卫健委2022年5月颁布的《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中提到,我国护理事业发展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护士队伍数量相对不足、分布不均。

在一些人的固有印象中,养老机构从业人员的工作无非是清洁卫生、饮食照料之类的琐碎事务,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甚至一些人认为,养老护理员与保姆没什么区别。这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说,无疑是缺乏吸引力的。

护理学毕业的年轻人不愿到养老机构工作,“性价比”是核心考量。一则,很多养老机构是私立的,“工作丝毫不比医院轻松,但待遇比不上医院”,为此,进公立医院是很多护理专业毕业生的优先选择。多位经过竞争到医院工作的护士直言,不甘心进养老机构,不仅是因其薪资低,更因其缺少专业性。二则,公立医院有编制、有晋升空间,而在养老机构却是“一眼能望到头”,很多养老机构只能聘请退休后的医生和护士。

《“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明确提出,支持建设专业化养老机构。从这个意义上说,养老机构“更专业”,才能吸引更多年轻专业护理人才。各地应引导养老机构立足自身,合理延伸服务范围,为老人提供一体化的健康和养老服务。近两年,一些养老机构探索“互联网+养老”,引进智能养老系统和智慧设备,这无疑可以减轻养老工作负担、提高养老服务质量,有助于吸引更多年轻人选择进入养老机构工作。

对养老机构来说,必须着力提高专业护理人才的薪酬待遇,并为他们提供可预期的职业晋升通道,如从护理员做起,慢慢成长为楼栋管家、项目主管、总经理助理等,这样才能吸引年轻人、留住年轻人。

对政府部门来说,应以进一步推进养老服务人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为目标,建立完善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继续教育、激励评价等政策制度。同时不断优化相关院校养老服务专业设置,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完善养老护理员薪酬待遇、入职补贴和社会保险政策,强化技能价值激励导向,在全社会营造崇尚技能、尊重劳动、关爱养老服务人才的良好氛围。(付彪)

来源:劳动午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