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随着我国迈进老龄化社会,加快建设适合老年人居住条件的环境成为解决养老问题的关键。因此,要积极推进适老化改造,再逐步扩大适老化改造的社会覆盖范围,不断提升适老化改造的养老温度,持续发力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
适老化改造的问题表现
在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城市社区适老化改造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当前,更有效地进行适老化改造,涉及多个方面的挑战。首先,城市社区适老化改造过程中存在电梯加装的难题。以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诉讼案件为例,居民矛盾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低层住户室内采光、噪声污染、居住隐私和工程安全等方面。因此,完善社区低层业主的利益补偿机制是当务之急。其次,城市公共交通适老化设施和出行服务有待提升。面对出行需求,大部分不擅长使用手机打车软件的老年人会选择乘坐公交或地铁。然而,公交快速启动致老人摔倒、地铁车厢空调温度较低和无障碍设施缺失等问题时有发生。再次,在数字化浪潮下,老年人面临着数字鸿沟问题。如在网上进行预约挂号和网银处理等操作时存在障碍,导致他们难以适应数字化生活方式。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当前我国数字适老化产品和服务种类少,服务供给不足,适老化程度不高的问题。最后,医疗服务的适老化程度亟待提高。根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我国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超过1.9亿。目前,我国老年人在照护、就医及康复方面的医疗需求较高,但上门医疗服务存在供需矛盾,社区养老驿站医疗服务短缺等问题,难以满足老年人长期照护工作的需要。
解决适老化改造问题的必要性
伴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持续发展与进步,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8亿,占总人口的19.8%。预计“十四五”时期,我国将从轻度老龄化进入到中度老龄化。老龄化不是问题,不适应才是需要解决的难题。从我国国情来看,老龄化问题并不只是因为人口结构发生了改变,更是因为它与老年人生活质量、社会保障等息息相关。与我国的老龄化现状及适老化改造要求相比,当前我国适老化改造尚处在起步阶段,因此,加强适老化改造的相关研究成为必要。
首先,推进适老化改造是社会责任的体现。老年人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为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适老化改造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居住、医疗、娱乐等条件,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增强他们的社会参与感和幸福感。其次,适老化改造还能够减轻家庭的护理压力,减轻子女照料的负担,促进家庭和睦。最后,适老化改造具备良好的经济效益。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老年人的消费能力也在不断增强,他们逐渐成为了重要的消费群体。适老化改造的实施不仅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还可以为社会创造就业机会,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解决适老化改造问题的途径
(一)党建引领助推适老化改造工作机制落实
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通过党建引领打通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坚持适老化改造工作问需于民、问效于民,把群众对适老化改造的满意度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党建引领助推适老化改造工作机制。首先,探索“党建+调研”的工作模式。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基层党员干部要主动迈开步子开展调研工作,通过一家一户式的实地调查,摸清社区、楼层和群众的情况,主动询问适老化改造难题,仔细倾听群众意见,梳理出不同社区的实际问题和解决办法。其次,完善“党建+职责”的工作体系。各地政府要加强主体责任的落实,构建统筹有力的工作机制,形成运转有效的工作效能,通过联席会议等方式及时划分部门职责,以应对社会老龄化工作从强化健康管理向综合服务职能转变。
(二)完善推进适老化改造标准的实施和评估
为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部署,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发布了《城市居家适老化改造指导手册》,基于老年人的差异化需求将改造内容分为基础型和提升型两类。首先,政府发挥引导和支持的作用,与企业合作探索PPP模式公建民营养老服务。在PPP模式中,政府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而企业则承担具体的建设任务和运营责任,可以有效利用各方资源,加快适老化改造项目的进展,为老年人创造更加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其次,适老化改造标准的评估,需要与相关部门和专业机构合作,通过改造数据收集和实地调查等方式进行验证。此外,适老化改造标准的评估,还需要大量的使用反馈,尤其是来自老年人群体本身的意见和建议。作为适老化改造项目的最终受益者,他们的需求和期望,应该成为评估标准制定的重要依据。通过与老年人直接沟通和社会调研的方式,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并在评估标准中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三)完善法律法规及政策保障以凝聚社会共识
在实现可持续的适老化改造过程中,加强对群众的宣传引导至关重要。只有当广大民众具备正确的认知和积极的态度时,才能为适老化改造提供广泛的支持和配合。首先,推进适老化改造的重要保障,在于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的完备性。今后,应以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实施为主要抓手,进一步完善相关的配套政策措施,加快制定并推广适应老年人生理心理特征的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和技术指南。加强对残障老年人的保障措施,提升社会适老化的救助能力和水平。其次,宣传教育是培育公众意识和增强社会认同的重要举措。要通过电视、广播和互联网等媒体渠道,向社会公众普及适老化改造的知识与效果。与此同时,举办社区适老化改造主题讲座和研讨会,推动公众参与到讨论与对话中来。
(四)推进适老化改造产业链全过程协同发展
在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的情况下,适老化改造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广阔。首先,要进一步统筹社会力量参与,培养一批适老化改造优秀企业,实现保障补贴类改造与社会化改造相互促进。推动形成全产业链、多主体协同发展格局,实现适老化产业集群化和规模化。其次,加大对适老化改造领域科技创新与企业示范推广力度。明确适老化不同产业的细分范畴,推出相应的评价体系和支持措施,加速产业升级步伐,助推形成多元化和宽领域的养老服务体系。致力于培育和发展具备适老化改造能力的龙头企业,明确企业未来发展方向,提升产业辐射力和集聚效应。最后,加大对适老化改造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适老化改造产业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各地要积极鼓励发展一批养老服务的应用型大学和职业技术学院,通过职业教育、在职培训和项目实践等方式,培养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适老化改造和服务从业人员。
(五)吸收借鉴国外适老化改造的成熟经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归纳国外适老化改造实践经验,为我国适老化改造路径的选择提供参考思路。首先,加强适老化改造资金支持的多重保障。在介护保险制度支持下,日本的适老化改造涵盖范围广,多数老年人可通过护理保险基金得到资助,部分地方政府也会在护理保险基础上增设补贴项目。其次,完善适老化改造的评估、监督和跟进机制。美国建立了全面的住宅适老化改造评估系统,其中包括对老年人身体状况和日常生活行为等基本情况的调查,加强对老年人改造需求和期望的感知,有助于明确具体的改造方案和改进措施。最后,融合多元社会力量参与适老化改造。瑞典的政府建筑部门、社会服务组织和专业人员建立了有效合作,在提升适老化改造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而言,专业人员借助专业知识对老年人身体状况、家庭背景、居住情况、改造需求等方面进行评估,建筑部门依据评估结果给出住宅改造方案,通过与非营利组织合作促进改造项目实施落地。
作者简介
黄铁苗,中共广东省委党校二级教授
张枭,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硕士研究生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